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综治中心2024年第二期全区基层治理暨网格化服务培训班正式开班,伊州区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村(社区)综治干部、网格长、网格员、村警等1200余人参加。培训班邀请了区法院、司法局、公安局、哈密众信律师事务所法律工作者等政法系统领导、专家,从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维度等方面作专题辅导,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研讨。
伊州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祁英从伊州区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大家作了讲解,指导各级调解力量树牢“抓前端、治病根”矛调导向,坚持“解难关口前移、调解力量下沉、矛盾前端化解”思路,推动形成“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解”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伊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徐玥法官从2023年全年受理案件排名前十的案由进行逐一梳理分析,针对不同案由讲解调解策略及方法,提升各级调解力量的调解能力和水平。在授课过程中,她与参训学员一起分享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并建议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应注重与当事人的沟通,双方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少由矛盾纠纷上升为诉讼的案件数量。如原告赵某与被告谢某、王某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源于2017年,当时,被告谢某因急需资金与原告签订了《借款协议》,借款金额为10万元。后因谢某未按时归还本金及利息,双方于2020年签订了《借条》,对债务进行了延期处理,并约定了具体的还款方式和期限。然而,谢某仍未能按照约定还款,导致赵某提起诉讼。在法院的诉前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又减少一起因调解不到位而引起的诉讼案件。
“此次培训开展地非常及时,对指导我们日常处理居民矛盾纠纷有极大地提升作用,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入开展走访、摸排工作,特别是在处理家庭婚姻纠纷、邻里、民间借贷、物业等较常见的矛盾纠纷时如何统筹协调辖区内各支力量,依法依规、合法合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城北街道光明路社区网格长张晓彤说。
“培训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既有深刻的政治理论学习,又有紧贴实际工作的案例分析和业务指导。做为一名街道的政法书记,我将灵活运用‘吹哨报到’机制,统筹好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各类人民调解力量,充分发挥合力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矛盾纠纷,降低辖区诉讼案件量。”东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书记邢学贵说。
伊州区综治中心负责人爱迪亚尔·艾买提说:“通过此次培训,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干部切实抓好综治中心两项职责,充分发挥诉调、警调、访调工作机制,做好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同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各级应认真学习此次培训内容,保持定力、激发活力、凝聚合力,提升矛盾调解能力,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街道),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