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伊”案释法 | 疲劳驾驶 “驶”不得
作者:玛尔哈巴·依沙克  发布时间:2024-11-18 16:05:33 打印 字号: | |

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严重时会导致驾驶人短暂入睡,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日前,伊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肇事案。


案情介绍

2023年9月20日20时25分许,被告人吾某驾驶轻型普通货车行至哈密市伊州区某路段时,因疲劳驾驶与被害人文某发生碰撞,造成文某一人死亡、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哈密市伊州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吾某在此次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伊州区公安局物证鉴定室法医学尸体检验报告书认定,文某的损伤符合交通事故损伤特征,文某因多发颅骨骨折导致重度颅脑损伤而死亡。

法院审理

2024年6月11日,伊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开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吾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吾某主动投案,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自愿向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补偿50000元并取得谅解,对其从轻处罚。

被告人吾某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表示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还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可以从轻处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吾某犯交通肇事罪,法院依法对其作出有罪判决。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官提示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总量的21%,疲劳驾驶事故死亡率高达83%

日常生活中,驾驶机动车尤其是长途出行时,要留意自己是否出现困倦的迹象,尽量减少在午间、后半夜等易犯困时段驾驶出行。同时要根据自己精力、体力状态休息调整,开车前尽量避免服用药品,长途旅行时要定期安排休息。

交通安全无小事,每一次上路行驶,驾驶者都肩负着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希望广大驾驶人员能从此案中汲取深刻教训,时刻牢记安全驾驶准则,莫让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一生的悔恨和无法挽回的悲剧。


 
责任编辑:黄丽婷
联系我们